服务热线: 400-117-8816
           13406879330

扭剪扳手,扭剪螺栓专用扳手,扭剪电动扳手,扭剪枪生产厂家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桥梁支座更换施工及控制技术

桥梁支座更换施工及控制技术

来源:https://www.xjnwz.com日期:2020-04-06 发布人:admin

  1.前言
  桥梁支座的主要功能是将上部结构的反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,并同时完成梁体结构所需的变形。由于支座本身的质量问题,以及支座在设计、安装、使用过程中的种种不当,而造成支座过早的破坏,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。在支座的处置技术中针对不可修复的损坏状况,就需要对支座进行更换处置,在更换的过程中,更换的方法对桥梁结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因此在更换的过程中需要对桥梁结构的各主要受力部位进行监控,以保证更换过程的和可控制。
  下面结合工程实例,介绍主要的施工及控制技术。
  2、工程案例
  岔路口立交桥工程始于宁镇公路北侧,下穿宁镇公路,向北跨越沪宁铁路,进入栖霞区后,左右线分行,左线沿既有宁栖公路而行,右线靠东侧直行。在左线ZK0+239.872ZK0+817.020及右线YK0+239.872YK0+846.132设桥区段,左右幅分幅设桥,并行段设1m分隔带,分叉后各设防撞墙。
  左线共七联,桥跨布置为:(5×20m)+(3×20m)+(22.5m+35m+22.5m)+(17.944m+3×20m+17.944m)+(4×20m)+(4×20m)+(4×20m);右线共七联,桥跨布置为:(5×20m)+(5×17m)+(22.5m+35m+22.5m)+(3×20m)+(4×20m)+(5×20m)+(5×20m)。左幅桥第2联第3跨8号墩顶支座支座四氟板严重偏位、滑动功能失效形成半固定支座,为了保障该桥的正常运营,现要求对该桥出现病害的支座进行更换处理。
  3、左幅8#墩顶升计算
  3.2计算目的
  (1)通过计算分析,确定8#墩顶升时所结构所允许的顶升量,即在多大顶升量范围内,主体结构受力是的;
  (2)通过计算分析,确定8#墩顶顶升时的支反力,为选择合适量程的千斤顶提供依据;
  (3)通过恒活载组合验算,分析在不中断交通情况下更换支座时结构的受力状况,为确定支座更换方案提供依据。
  3.4计算概况
  3.4.1计算内容
  结构验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
  在8#墩横向同步顶升过程中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验算;
  在8#墩横向同步顶升过程中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验算;
  计算结构受力允许范围内顶升量所对应的顶升力。
  3.4.2计算模型
  结构静力分析采用桥梁博士V3.2.0程序进行计算。计算模型中箱梁采用平面梁单元模拟,其单元和节点划分见图4-1所示,桥面沥青铺装以及附属设施等作为均布荷载作用在结构上,忽略其对结构纵向整体的刚度贡献,按自重作用进行考虑。
  3.4.3计算参数
  箱梁混凝土:40号,抗压弹性模量:3.3×104MPa,容重26kN/m3;
  荷载:一期荷载(结构自重)在计算过程中由程序自动计算,5cm现浇混凝土调平层和6cm沥青混凝土铺装自重换算成荷载作用在结构上;
  汽车荷载:城-A级,横向3车道,取0.78横向折减系数;
  人群荷载:按3.5kN/m2计。
  3.4.4边界条件
  边界条件根据设计采用的支座布置方式确定。
  3.4.5作用(荷载)
  结构验算主要考虑以下荷载:
  (1)结构重力(包括结构附加重力),即二期恒载;
  (2)预加力:按原设计纵向预应力束不参与结构受力计算;
  (3)顶升力,分别按1cm和2cm顶升力进行考虑;
  (4)支座不均匀沉降,按设计取用的5mm沉降值进行考虑;
  (5)温度:整体升降温按15℃计,温度梯度按顶板升温5℃;
  (6)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:按照规范计算;
  (7)活载:车道荷载按城-A级、人群荷载按3.5kN/m2计。
  3.5计算结果
  3.5.1顶升力计算
  8#墩在顶升2cm时,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支承反力左右两支承反力为451吨,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组合Ⅱ两支承反力为471吨,因此要确保顺利将梁体顶起,其布设千斤顶的总吨位不应小于471×1.3=612吨。
  表5-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Ⅰ支承反力汇总
  表5-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Ⅱ支承反力汇总
  3.5.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
  左幅8#墩分别在顶升10mm和20mm时,其梁体上下缘裂缝宽度验算结果见表5-3和图5-1~图5-8所示,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:在顶升力和恒活载组合作用下,裂缝宽度均小于规范允许值,且梁体裂缝宽度对顶升量不敏感。
  3.5.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
  左幅8#墩分别在顶升10mm和20mm时,其梁体承载能力验算结果见图5-9~图5-16所示,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:在顶升力和恒活载组合作用下,梁体内力均小于结构抗力,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。
  图5-9右幅8#墩顶升梁体10mm时上部连续箱梁抗力对应内力分布图(组合Ⅰ)
  图5-10右幅8#墩顶升梁体10mm时上部连续箱梁更小抗力对应内力分布图(组合Ⅰ)
  图5-11右幅8#墩顶升梁体10mm时上部连续箱梁抗力对应内力分布图(组合Ⅱ)
  图5-12右幅8#墩顶升梁体10mm时上部连续箱梁更小抗力对应内力分布图(组合Ⅱ)
  图5-13右幅8#墩顶升梁体20mm时上部连续箱梁抗力对应内力分布图(组合Ⅰ)
  图5-14右幅8#墩顶升梁体20mm时上部连续箱梁更小抗力对应内力分布图(组合Ⅰ)
  图5-15右幅8#墩顶升梁体20mm时上部连续箱梁抗力对应内力分布图(组合Ⅱ)
  图5-16右幅8#墩顶升梁体20mm时上部连续箱梁更小抗力对应内力分布图(组合Ⅱ)
  3.6验算结论
  (1)8#墩在顶升2cm时,两支承反力为471吨,因此要确保顺利将梁体顶起,其布设千斤顶的总吨位不应小于471×1.3=612吨;
  (2)左幅8#墩分别在顶升10mm和20mm时,在顶升力和恒活载组合作用下,裂缝宽度均小于规范允许值,且梁体裂缝宽度对顶升量不敏感(顶升量每增加10mm,裂缝宽度增加0.01mm);
  (3)左幅8#墩分别在顶升10mm和20mm时,在顶升力和恒活载组合作用下,梁体内力均小于结构抗力,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;
  (4)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,8#墩梁体顶升量控制在20mm以内,结构受力是的。
  4、左幅8#墩顶升方案
  4.1顶升位置及其高度
  本次仅对左幅8#墩2根立柱顶部支点进行同步顶升,顶升高度为5mm。如果在此顶升高度情况下未能将支座取出,则可增加顶升高度,但是顶升高度不能超过20mm。
  4.2顶升平台设计
  由于立柱顶面空置面积较小,放置不下千斤顶,因此需在立柱顶部50cm高度范围内加设混凝土围套,以增大柱顶面积,形成反力架工作平台。在该平台顶面设置千斤顶,由此组成箱梁的顶升体系。柱顶截面加大见钢围套加固示意图。
  1、柱顶截面加大范围表面凿毛
  在柱顶50cm高度范围内对混凝土表面凿毛,直露出新鲜骨料,并用洁净水冲洗干净。
  2、安装钢护套
  (1)搭设稳固支架,作为钢护筒安装和浇筑混凝土的反力支撑体系;
  (2)将两半钢护套对接,通过接缝满焊连接成为一体;
  4、浇筑混凝土
  钢护筒内混凝土采用KL-40无收缩免振自流平砂浆,其强度1天可达C15,3天可达C40,28天可达C50~C60。
  5、粘贴柱顶钢板和安装钢垫板
  (1)安装之前,采用结构胶修补立柱顶面,然后用砂轮将墩顶打磨水平,保证柱顶粘贴钢板时完全密贴;
  (2)安装千斤顶时,为了避免出现局部承压破坏,在千斤顶与墩柱顶面、千斤顶与箱梁底面均须设置钢垫板;
  (3)钢垫板安装前需要将墩柱顶面和箱梁底面打磨平整、调平,以保证各钢垫板水平,从而实现千斤顶轴线与水平面垂直。
  4.3千斤顶及临时支撑布置
  本次顶升千斤顶布置图见施工图中"千斤顶布置图"
  (1)千斤顶布置及其数量
  左幅8#墩每个柱顶各布置6只千斤顶,具体布置见千斤顶布置图。
  (2)千斤顶的安装
  在柱顶和箱梁底放样,并用水平尺校准水平,将钢护筒上的焊渣、毛刺以及箱梁底面混凝土用砂轮打磨平整所有支撑接触面密实为准。然后在预先放样的位置装上一块钢板,上置标定好的千斤顶,千斤顶上再放一块钢板,保证千斤顶垂直作用于梁底支点。柱顶以及箱梁底板与千斤顶接触的部位均放置30*30*2cm的钢板。
  (3)顶升设备的保障措施
  要保证各千斤顶同步顶升,通过计算同步机控制系统控制供油量达到同步顶升,每一个点均设置电磁阀组和液控阀组,以保证漏油时能及时锁定各千斤顶油压。
  4.4施工流程
  千斤顶选用:采用单个100吨千斤顶,顶身高度80mm,底座直径218mm,行程20mm。千斤顶布置:采用"3+3"的方式布置,具体根据现场情况确定;施工平台:搭设支架,在加设混凝土围套的立柱顶上进行顶升。
  施工总流程图:
  一、顶升步骤
  a、步:称重
  在顶升系统的控制下开始称重,使用位移计或百分表确认各支撑点已经分离,桥梁的全部荷载已转移油缸上,此时记录各点反馈的实际荷载压力及位移量。通过反复调整各千斤顶的油压,可以使各点的压力与上部荷载大致平衡,并能保证顶升过程中的位移同步,则该组数据即为更终的称重结果。如发现某一点的压力已超出液压缸适用范围,及时更换该点的顶升油缸。
  b、第二步:试顶升
  主要用于检验顶升系统的可靠性及桥梁整体顶升的性,同时检验称重结果的真实性、可靠性。试顶升过程中要进行位移监测,以便为正式顶升提供可靠的依据。试顶升的高度为5mm。
  c、第三步:正式顶升
  每个千斤顶的顶力保持不变,分级将桥梁抬升满足支座更换施工所需的空间高度。整个顶升过程仍由同步顶升系统控制,并实时监测箱梁的顶升位移,保持各个测量点的位置同步误差小于0.5mm。当达到要求高度后加入临时滑板支座代替原支座,同时确保整个顶升过程可靠。
  三、支座更换及补缺
  当梁体抬升后,原支座与梁体脱离,完全由临时油顶支撑桥梁。取出原来的支座,将新支座按标准安放到位。
  四、第五步:落顶就位
  当支座放到位时后,将千斤顶收缸落梁。如有半脱空需增设楔形钢板处理。如有偏位调整到位。待千斤顶收完后拆除千斤顶及垫块钢架,整个顶升过程结束。
  4.5位移监测方法
  为便于实时监测顶升过程中的梁体竖向位移,本次支座更换位移拟采用支座更换专用们移传感器进行测试,在需整体起顶的墩台盖梁上布设位移计,左幅8#墩每个立柱顶部布设2个位移测点(见下图)。
  在顶升过程中派测试人员实时采集竖向位移数据,将横向顶升量偏差控制在0.5mm以下,并确保竖向位移不超过10mm,以保障顶升过程中梁体受力,且不损坏桥面铺装。
  顶升位移测点布置示意图
  4.6更换支座施工注意事项
  4.6.1顶升前须落实的工作
  (1)顶升施工之前有必要对顶升梁体及其相应的上下部结构进行的检测,以了解桥梁结构现状,避免已有病害对顶升施工的性造成隐患;
  (2)正式顶升前,需要对各支撑点(千斤顶和临时支撑)处对应的梁底、柱顶逐一检查,如果有病害存在,行相应的维修工作,然后才能进行下一部的顶升工作;
  (3)顶升前必须测量支点处梁体标高,确保落梁后梁体恢复到原有标高处。
  4.6.2施工要点
  (1)当梁体自重全部转换到千斤顶上时,顶升力不再明显增加,此时采用顶升力控制实际上无太大意义,应改用每次的顶升量来控制比较合适,可以避免某墩顶升太多而桥面开裂等。各千斤顶每次顶升2~3mm,各支墩顶升量相差控制在0.5mm以下,直到可将原支座顺利取出为止;
  (2)梁体应力变化量对顶升位移较为敏感,为确保顶升过程中梁体受力,顶升位移控制以支座脱空为原则,顶升量不应超过10mm;
  (3)在拆除旧支座过程中,必须保证各支撑点牢固可靠;
  (4)拆除旧支座时,可以凿除梁底混凝土楔形块,但是凿除时不能大范围内同时施工,需要采用人工方式、利用小功率电锤一点点局部凿除,禁止采用大功率设备,以免损伤梁底临时支撑点部位的混凝土;
  (5)旧支座在取出的过程中,如果受到梁底预埋锚筒(用来固定支座上钢板)的阻挡,可以将锚筒部分割断,截断以能取出旧支座为准,切不可随意截断,以免增加后续安装难度;
  (6)锚筒截断工作可在梁底混凝土楔形块凿除之后进行,这样可以控制锚筒截断长度,并且将截断后的锚筒底面标高控制在同一标高处;
  (7)取出旧支座时,可将整个支座一起取出,以免增加顶升高度;
  (8)安装新支座前,根据锚筒长度、支座高度将锚筒进行第二次截断,其保留长度不应太长,否则落梁过程中会受阻碍。梁体落梁后,锚筒底面与支座上钢板顶面间距控制在5mm左右即可;
  (9)安装新支座时,将拼装好的支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安装。